電話:010-61597018
中藥大類產品表現各異,龍頭品種出口形勢尚好
醫藥產品類別差異大,上半年表現分化明顯。中藥類產品因原料價格上漲,總體出口價格上漲較大,出口數量明顯萎縮。如保健品出口價格上漲近26.62%,但出口量下降超過16%;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價格上漲20.93%,出口量也下降近14%;提取物、中成藥雖是量價齊升,但數量增幅不到4%。
西藥類產品中,西藥成藥出口數量和均價均大幅上漲,最終出口額增長超過33%。西藥成藥出口之所以大幅增長,一方面是由于跨國藥企不斷擴大在我國的生產性投資;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生產線通過歐美等高端市場質量認證,有能力承接更多的國際西藥成藥生產向我國轉移。而我國傳統優勢產品西藥原料藥出口數量基本穩定,均價因成本上升有所增長。生化藥雖量價齊跌,但跌幅在2%以內,基本保持穩定。
醫療器械類產品中,一次性耗材、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口腔設備與材料出口量價齊升,金額增幅在17%~31%之間,發展勢頭較好。其中,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出口數量增長近13%,且均價上漲近5%,反映出我高端醫療器械發展勢頭良好。一次性耗材出口均價上漲22%,出口額增長超過30%。醫用敷料出口量升價降,幅度均超過10%。保健康復用品出口則相反,數量下降近9%,價格上升近17%。
大宗龍頭品種出口形勢尚好,出口額排名前10位的品種中,60%的品種出口額實現增長,且50%的增幅在16%以上;其他已配定劑量的藥品出口額增長53.23%,排名第一,但40%的品種出口額同比下降,也值得業界重視與深思。如肝素及其鹽出口價格下降20.43%,出口量也萎縮7.66%,最終出口額下降26.53%,排名降幅第一。其他抗生素因價格上升近58%,出口數量下降43%。
民營企業占據半壁江山,“三資”企業貢獻4成業績
上半年,具有出口實績的醫藥企業共有24089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75.87%,“三資”企業占比17.36%,國有企業占比6.75%。民營企業完成了60%的出口量和46%的出口額,占據出口的半壁江山。“三資”企業雖只完成了30%的出口量,卻完成了37.5%的出口額,貢獻率幾近4成。3類企業中,民營企業出口量價齊升,出口額同比增長近17%;“三資”企業出口數量增長6%,價格微降;國有企業出口均價最高,且同比上漲12%,但出口數量下降超過11%。
中美華醫(河北)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中成藥的高科技醫藥企業,目前面向全國誠招代理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市場操控能力,可以和我們的招商人員聯系,招商電話:010-61598777。